旧版 ENGLISH
 
获取支持
  >>
  >>
  >>
  >>
  >>
详细信息
当前位置 :详细信息
密封面的泄漏

 

四、密封面的泄漏

1、密封面泄漏的原因及故障的预防和排除方法

产生原因

预防和排除方法

1

密封面研磨不平,不能形成密合线

研磨材料选用合理,研磨方法要正确,密封面应无压痕、裂纹、划痕等缺陷

2

阀杆与关闭件的连接处顶心悬空、不正或磨损

修整阀杆与关闭件连接处,顶心应有一定活动间隙,阀杆台肩与关闭件轴向间隙不小于2毫米

3

阀杆弯曲或装配不正,使关闭件歪斜或不逢中

矫直阀杆,保证阀杆、阀杆螺母、关闭件、阀座在一条公轴线上

4

密封面材质选用不当,密封面易产生腐蚀、冲蚀、磨损

正确选用阀门和密封面

5

堆焊和热处理没有按规操作

堆焊和热处理工艺应符合规程和规范

6

密封面剥落或因研磨过大,失去原来的性能

密封面表面淬火、渗氮、渗硼、镀铬等工艺须严格按规程和规范进行

7

密封面关闭不严或因关闭后冷缩出现细缝,产生冲蚀现象

阀门关闭或开启应有标记,对关闭不严的应及时修复,对高温阀门关闭后冷缩现象出现的细缝,应间隔一定时间再关闭一次

8

把切断阀当节流阀、减压阀使用,密封面被冲蚀而破坏

作切断阀用的阀门,关闭件应处在全开或全关位置

9

阀门已关闭到位,继续施加过大关闭力,包括不正确使用长标杆操作,密封面被压坏、挤变形

手轮小于320毫米,只允许一人操作,等于或大于320毫米,允许两人操作,或一人借助500毫米以内的杠杆操作

10

密封面磨损过大而产生掉线现象,密封副不能很好密合

调整密封面或更换

2、密封圈连接处泄漏的原因及故障的预防和排除方法

产生原因

预防和排除方法

1

密封圈辗压不严

注入胶粘剂或再辗压固定

2

密封圈与本体焊接、堆焊结合不良

按规程重新补焊,或重新堆焊再加工

3

密封圈连接螺纹、螺钉、压圈松动

清洗螺纹、螺钉、压圈,重新装配,对腐蚀、损坏较大的,可用焊接、粘接等方法

4

密封圈连接面被腐蚀

可用研磨、粘接、焊接方法修复,或更换密封圈

3、关闭件脱落泄漏的原因及故障的预防和排除方法

产生原因

预防和排除方法

1

操作不当,使关闭件卡死,或连接处损坏断裂

关闭阀门不能用力过大,开启阀门不能超过上死点

2

关闭件连接不牢固,松动而脱落

关闭件与阀杆连接应正确、牢固,螺纹连接处应有止退件

3

连接件材质选用不对致腐蚀和磨损

关闭件与阀杆连接用坚固件应耐介质腐蚀,并有一定机械强度与耐磨性

4、密封面间嵌入异物泄漏的原因及故障的预防和排除方法

产生原因

预防和排除方法

1

不常开启或关闭的密封面上易沾积脏物

条件允许情况下常开关一下阀门,关闭时留一细缝,反复几次,使密封面上沉积物被流体冲洗掉,然后还原开关状态

2

介质含有磨粒、铁锈、焊碴,甚至设备装置上脱落的螺栓等,卡在密封面上

阀前应设排污、过滤装置,对混入铁碴等物时,不要强行关闭,应用开细缝的方法把异物冲走,对于较大异物,应打开阀盖取出

3

介质本身具有硬料物质

尽量选用旋塞阀、球阀和软密封阀门

 

 

返回】【关闭
   
 
版权所有:浙江中孚机械流体有限公司
地址:浙江省永嘉县瓯北镇浦西工业区
备案证编号:浙ICP备05082938号-2   浙公网安备 33032402001442号